【一线零距离】平凡岗位绽芳华 履职尽责显初心
发布时间:2019-08-29 来源:信息员
给自已一个希望
信念就会充满无穷无尽的力量!
就算是山高路远,暴风骤雨……
也无法阻挡我奋飞的翅膀!
记得是2017年年底的项目考核会,突然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小伙子笑着向我走来,问我,他的党组织关系怎样转到公司。一个黑瘦精干的小伙,一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常年在项目上风吹日晒,脸上的皱纹已爬了上来。
这个每次见到都给人一种阳光印象的青年就是卓景波,今年27岁,2016年毕业进入西北水电公司工作。三年来,他一直奋战在项目一线,从汉中到荣和,他从一名稚嫩的大学生蜕变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项目技术人员。
2017年,他在公司安全月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西北院BIM数字与应用竞赛中荣获三等奖;撰写的论文在第十七届水利钻探交流会中获得优秀论文被收录;
2018年,他先后荣获西北水电公司“优秀青年”称号、西北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西北水电公司一名普通的党员,卓景波扎根一线,尽职尽责,在一次次的考验中,用责任和担当地诠释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这是卓景波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真实体现,平凡的他闪耀着不平凡的光辉。
奋勇担当,在工作中提升
卓景波刚参加工作就被安排在汉中项目部。他所在的梁中路项目是西北水电公司在PPP模式下承接的一个市政路桥施工项目,该项目24#桥梁结构复杂,造型古典,建成后将是汉中兴汉新区景观河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对处于转型中的西北水电公司来说,梁中路项目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卓景波的起点就在这里。
结束了一天的施工任务,甚是疲惫,大家难得享受晚饭后的闲暇时光。或是在视频聊天与家人拉着家常,或是坐在角落捧着手机在与远方的恋人互道思念,或是累的瘫坐在沙发上抹抹头上的汗水……大家都非常辛苦,每个人为了项目履约各司其职,拼尽全力。这时砂石料站突然发来通知,等待已久的砂石料运来了,如果这批不能及时收取,下一批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延误工期的风险极大……
在项目部刚刚缓了口气的同事们面对突如其来的任务,精疲力尽的身躯一时间都不听使唤。连续数日奋战,大家实在是太累了!能休息半小时吗?我们缓一缓就出发,一个疲惫的老同志摆了摆手说道。接到通知时,砂石料车已经在路上,只有立刻出发去施工现场才能正好接到第一批砂石料,若是晚点,送料车就会离开去另外的施工工地。项目经理靳刚看着大家疲惫不堪的状态,也不知如何是好。
我看在眼里,心疼这些同事,也为接收砂石料的任务揪心。
这时,卓景波精神抖擞的站起来,利落的拍拍裤腿,拉下挽起来的袖口,拿起安全帽说道:“这件事交给我吧!我再上楼叫上几个伙伴,我们几个年轻人休息好了”。靳刚拍拍他的肩膀,送他们下楼。
我看了看手表,七点半不到,晚饭才吃完20分钟。听到院子里车辆发动的声音,靳刚对我说道:“这个小伙子踏实肯干,从来没拈轻怕重,当初我还想他是新员工,照顾下他,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跟我们所有人一样冲在最前线,小伙很有闯劲,今天的事情,让我非常感动,也很惊讶!”
晚上11点,因为这次砂石料接收量很大,项目部派人去接替卓景波。我和项目部同事一同前往现场,24#桥灯火通明,各种机械设备不停的轰鸣着,几个带着头盔,身着西北水电标识的年轻人跑前跑后地来回忙碌着。走进后我们看到卓景波满身的灰尘,他冲我们笑了笑擦了把汗,汗水和尘土混在一起的擦痕好像战士脸上抹的油彩。
和换班的同事交接后,卓景波拧开一瓶水一饮而尽,本以为他该回去休息了,他却说基本快结束了,还没有完整跟进过砂石料接收的全过程,需要学习,执意要留下。我离开工地已接近凌晨1点,机械设备不知疲倦的吼叫着,卓景波站在不远处,目不转睛地紧盯着每一道工序。
次日清晨,卓景波已在项目部大厅整理资料,我问他昨夜几点回来的,他带着黑眼圈露出笑容轻松地说,3点多吧。
他就是这样,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为了尽快熟悉项目,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他勤动腿,常思考,常常一个人多次往返工地。走得近,发现问题多,就能学得更多,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边看边学,不懂的问题,一一记录,四处请教,一个多月下来笔记本写满了近四个。无论刮风下雨或是烈日炙烤,他从未停下脚步,有时艳阳高照,他在工地上一呆就是一整天,回来额头颈后晒得通红,连续几日就要蜕一层皮。
蜕变的过程就像火燎一样灼热,不过,在施工企业谁的成长不经过这一遭呢?这份疼痛和坚持,让卓景波逐渐熟悉了路桥工程施工工艺和工序,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掌握了质量管理工作要求,慢慢地成长,不断充实自己,也使他更加自信。
披荆斩棘,在摸索中成长
经过汉中项目的历练,他深知干工程,只有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把工作干好。在项目上,他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积极做好分内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去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生活中,他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身边每个同伴的帮助和支持,周围的同事也见证了他的蜕变和成长。
卓景波在汉中项目的出色表现和快速成长获得了领导的认可和信任,紧接着被委派到常宁基地参与前期建设任务。
项目进场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平整场地,缺少测量员的情况下,卓景波自告奋勇,不是测量专业的他主动承担起了原地形的测量取样工作。测量员带着他只进行了一次测量取样后,他就开始上手了。虽然是第一次接触RTK,但经过一段的观察学习后,卓景波很快掌握了操作原理和方法。工期紧,任务重,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第二天他早早的起床,带着干粮进了现场。为了应对场区里许多位置不明、没有封口并且被杂草掩盖的废弃水井和池塘,他事先准备了一把镰刀用来在行进中割倒荒草避开“陷阱”,就这样带着一个馒头、一瓶水、一把镰刀开始平生第一次测量取样工作。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他选取了东西、南北方向每10米一个点进行采样。由于场区里面杂草丛生,面对未知状况和危险,他只能小心翼翼地观察周围环境,一边铲除杂草,一边测量。连续几日,就这么起早贪黑,披荆斩棘,一路摸索,他用双脚丈量了13万平方的场地,确保了后续工程如期进行。
为了不耽误后续施工,他还要经常去常宁新区管委会跑手续,积极推进征地协调事宜,为奠基仪式做准备,对现场裸露土方进行密目网覆盖。
如今,入驻常宁基地,园区规划美观,步道平坦宽阔,气派的办公大楼与不远处巍峨的秦岭山脉遥相呼应……然而,这里曾经被两米多高的杂草覆盖着,场地中还有许多没有封口的废水井和淤泥小池塘。卓景波是如何开展前期工作的,鲜有人知。
在公司需要的时候他总能够挺身而出,突破自己,用汗水和行动诠释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肩负责任,在艰苦中磨练
青春不息,奋斗不止!脚步从未停歇的他,积极响应公司号召,主动投身军民融合项目。该项目为国内首批军民融合微电网示范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复杂、运行环境最恶劣、建设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离网型系统,由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柴油发电及储能设备等部分组成。其中光伏装机容量20兆瓦、风机装机容量6兆瓦、柴油发电机容量2×1000KW。项目施工区平均海拔为3800米左右,高寒缺氧,影响生产效率,这里的冬天总是来得出奇的早,常年低温狂风的施工环境让所有现场人员的身心承受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自2018年8月18日开工以来,项目部结合业主制定的“四个30计划”,各部门、各岗位统筹协调,科学倒排工期,合理调配关键线路,选配能效最大的机械组合,为了完成项目节点工期要求的建设任务,工地上所有将士经常不分昼夜,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为保证投产发电目标发起冲刺。
这些浩繁的单位工程,既是一个单元体,但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为项目管理和设备可靠性提出了考验。项目部分片区划定负责人,一人专责,负责各个施工面的质量、进度、安全,分配原则基本上都是由各自的专业需求和经验积累情况进行组织安排,每天下班回来汇报各自的工作和计划,相互联系,互通有无,及时调配资源。
在光伏桩基预埋螺栓安装时,卓景波等项目青年与施工人员一起研究制作出了一个快速定位预埋螺栓位置的定位件,保证了螺栓的水平和垂直位置准确,该方案的推广不仅大大减少了后期支架调平的难度,提高了支架安装的效率,也保障了组件安装质量,为光伏区整体发电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天冬夜加班,由于泵车出现故障,混凝土无法进行浇筑,修理泵车成为第一要事,卓景波领着几个年轻小伙与司机一起拆卸,找问题、修机器,齐心协力使泵车恢复正常。大家主动放弃休息,一直坚守在现场,直到凌晨4点多才完成浇筑工作。
项目上突然刮起的大风和暴雪经常让火气旺盛的小伙子们都心生余悸。在一次风机基础浇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拌合质量,确保混凝土连续供应,卓景波站在拌合机平台上面,忍受着刺骨的寒风,生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不时爬上爬下监督浇筑情况,狂风怒吼,机器轰鸣,风雪中他咬牙坚持,双臂紧抱送料管,直到浇筑完工。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风机吊装任务,项目部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克服道路崎岖、大雪封山(500T履带吊进场时,因大雪封山导致16辆运输车15天无法上山)、风沙频繁、高空作业风险大等诸多困难,积极协调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投入,分析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力度,在整个风机吊装过程中,加强现场巡查、旁站监督与检查,确保风机吊装各个作业环节管理到位、责任到人。
就这样,项目团队仅用4个月时间在高寒缺氧、交通运输困难的高海拔地区完成了施工建设及投产发电任务。奇迹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像卓景波一样默默付出的个体,而这些“小我”汇聚成“大我”,无数个绵薄之力必将凝聚起磅礴的力量,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此刻,卓景波依然在该项目负责供热站室内管道阀门安装协调试水;进场原材报审,试验资料整理报审;供热站室外、室内土建安装以及装饰装修施工安排等工作。晚上,给他打电话,信号时有时无,新婚燕尔,为了工作和生活,他们也只能选择别离,大概22:40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狗的叫声,他说送货的来了,要去接货,便匆匆撂下电话……
人生没有停靠站,现实永远是一个出发点。无论何时何地,不能放弃,只有保持奋斗的姿态,才能证明生命的价值。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行动是最好的见证。他努力充电、勤奋工作、保持微笑,这些都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为了扮靓自己,照亮自己的心,告诉自己:要一股独立向上的力量。青春的脚步不曾停歇,坚若磐石的初心未曾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