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online(中国)
企业概况
公司简介
组织机构
资质证书
企业荣誉
董事长致辞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媒体聚焦
企业微视
业务展示
工程分布
水利水电
风火光电
市政交通
港航船舶与
金属结构
地质灾害治
海外工程
科技进步
科技成果
标准与工法
专业基础建设
企业标准化
管理体系
三标体系概况
质量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
环境管理
党群工作
党建
工会
团青
企业文化
企业理念
企业标识
企业风采
社会责任
赈灾扶贫
捐资助学
志愿服务
人力资源
人才政策
教育培训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公司新闻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情系测量奔竞不息 纵横阡陌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17-09-28 来源:信息员

—— 记西北水电公司的测量工程师邹兴银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为一名测量者,他没有作家艾青那么深情的告白和诗意的抒怀,但丝毫不影响主人公对山川土地的眷恋,工作40余载,他奔波于大江南北,穿梭于戈壁荒滩,纵横阡陌,历尽艰辛,所到之处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他不仅用双脚和仪器丈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更用责任和汗水描摹着一个个工程的美丽蓝图,把青春和才智奉献给了毕生钟爱的测量事业。

他,就是西北水电公司测量工程师邹兴银。

 

拉西瓦工程项目急需测量人员,黄总提议让邹师傅过去,邹师傅干了一辈子测量,靠得住,他去,我放心。就这样,邹兴银,这个名字便印在我的脑海。

邹兴银,1957年出生,四川蓬溪人,1976年参加工作,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工程测量专业工程师,是公司老一辈的测量专家,经验丰富,乐于把平生所学倾囊相授,毫无保留,所以大家更喜欢叫他“邹师傅”。尽管年过花甲,但在工作上的热情和劲头依然不减当年,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通过过硬的技术水平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测量专业技术人员,至今依然活跃在各个项目上,只要公司需要,他都乐此不疲,不遗余力。

情系测量 奔竞不息

邹师傅19岁参加工作,1977年进入西北院从事工程测量,从李家峡水电站Ⅱ号滑坡治理工程、讨赖河冰沟水电站Ⅱ标隧洞施工测量、彭水水电站测量监理、青海兴海县黄河吊桥、甘南洮河吊桥到俄米水电站前期勘测公路、大通河加定水电站厂房施工测量、拉西瓦水电站测量等项目,一路走来,不知不觉已在测量岗位上工作了40年。

2014年12月,内退后的邹师傅身体健朗闲不住,突然从测量岗位上退下来,总感觉生活空落落的,浑身不自在。2015年,公司承建汉中兴元新区房建、道路等工程施工,急需测量人员。项目总工孔令贵便打电话问邹师傅是否愿意返聘到汉中项目部从事测量工作,没曾想邹师傅一口就答应了,只要能从事自己热爱的测量专业有啥不行呢?自此,他放弃了和老伴团聚的悠闲时光,放弃了含饴弄孙的乐趣,毅然投入到汉中项目繁重的测量工作。

生活中的邹师傅总是面带微笑,一旦扛上仪器工作,则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他总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要求自己细心谨慎、一切以实测数据为准。每次操作完成后,他都要反复复查,强调“测量是工程的眼睛,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得本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对得起这份工作。”


一丝不苟  敬业传承

初次见到邹师傅是在2013年的秋季,我和公司几位同事前往拉西瓦项目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在拉西瓦设代部的办公室,我第一次见到邹师傅,头发花白,身体瘦弱,精神矍铄,给人感觉很干练。

 

再一次看到邹师傅事迹,是在院网的通讯报道中。相比初次相见,头发更斑白了,背驼得更加厉害,但整个人洋溢着工作的热情还是那么阳光。今年8月份公司组织测量人员集中培训,这次培训特邀从事测量工作40年的资深测量专家——邹兴银担任指导老师。邹师傅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培训。他从测量基础的坐标正反算、大地坐标与施工坐标的互相转换,到测量人员必备的导线计算、南方CASS软件、测量软件的工程应用,再结合项目实际的洞内圆弧高程放样等,为学员们进行详尽的讲解。同时,针对正在施工的引大济湟项目进行公路、隧洞放样实战演练。

为了让学员们达到灵活放样的目标,邹师傅在野外任意给定了几个设计参数,要求学员们运用施工坐标系进行公路边坡开挖放样和硐室圆弧放样。学员们围绕给定的任务,一边放样,一边积极展开讨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邹师傅在旁边给予提示,引导学员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野外模拟实测。邹师傅指导学员模拟施工现场,设置了多个已知控制点,要求学员们完成闭合导线测量及平差的计算。从全站仪架设、使用过程中的操作细节,到闭合导线测量,学员们轮番上阵,认真按照操作规程,一边观测距离、角度,一边做好数据记录,验算是否超限,内业计算,提交测量成果。

引大济湟项目主要是在多个山体间完成7.4公里的引水隧洞,海拔在2700米左右。由于设计方给出的部分控制点精度不符合施工要求,进而影响施工进度。为了获得更加可靠的转换参数,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难题。邹师傅带领学员们开始采集GPS控制点数据,选点观测。为了控制测量,他们翻山越岭、爬高走低,头顶烈日,这边山头架仪器,那边山头竖棱镜,不畏艰苦,全力以赴。三天时间里,学员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数据采集,排除精度较低控制点后,最终选定GPS14、GPS19、GPS22作为求参基准点,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可靠的放样依据,有效解决了测量技术难题,保证了施工进度。 

理论和实践学习结束后,邹师傅为学员们安排了测量考试,考试分为笔试答卷与项目施工现场的硐室中、边桩放样测试。8位学员经过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施工现场的放样考核及笔试答卷。

当我看到测量培训中邹师傅那专注认真的神情,对青年员工的谆谆教诲,以及饱含深情的关爱与寄托,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禁不住写下“看到邹师傅,莫名的感动,为水电公司奉献了一辈子,内退后返聘到公司继续带测量人员,为他点赞!”的评论。

8月底,我跟随段书记前往汉中项目部开展“党课进项目 助力管理提升”活动。在汉中项目部,有幸再次见到邹师傅。起先是在项目部楼梯上打了个照面,简短聊了几句,然后找了个合适的时间,专门坐下来和邹师傅好好聊了聊。让他谈谈自己40年的测量生涯,他倒是轻描淡写,但说起自己带出的徒弟,大多数都已经成长为公司的项目经理或项目骨干,这份职业带来的自豪与满足溢于言表。他说内退后返聘到汉中项目部,主要是出自对公司的不舍之情和对测量职业的热爱。他习惯这份清苦与寂寞,也珍视发挥余热的机会。

追忆往事  共话今朝

当聊起职业生涯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邹师傅谈到:当时在地勘六队李家峡水电站德龙尖巴沟排洪洞施工项目部,他担任测量员,在测量之前,他首先全面熟悉了图纸、编制测量方案、针对特定构造物编制了一套测量程序,测量工作非常方便。他主要承担平硐的测量,当时测量工作已完成,平硐已经打了十几米,监理突然说他测量的有问题,要求立即停工,邹师傅坚信自己的职业操守和素养,便主动找业主方要求复测,当业主方找来监理人员安排复测的时候,监理人员承认是自己工作失误,确定邹师傅测量准确无误,对邹师傅的测量技术大加赞赏,并在后续工作中不时请教邹师傅有关测量方面的问题。邹师傅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得到了业主、监理的认可。业主当场表示以后只要有项目,必定要邹师傅把控测量。

在冰沟水电项目,当时六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测量任务非常繁重,他一个测量非常辛苦,每天携带沉重的测量仪器步行十几里路,肩上担负的是对工程质量验收、统计和监督的责任。野外工作一忙就是10多个小时,有时候回到项目部已经是深夜12点,他还得不顾劳累,看图纸、做资料、计算数据、计划第二天的工作任务,丝毫不敢懈怠,每一个点都要测量好几遍,确保准确无误后才肯罢休。这就是邹师傅执着较真的劲头,看似辛苦,但他乐在其中,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有的只是平平淡淡,默默无闻地付出。那段时间,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直到确定测量数据没有任何问题的时候,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经业主、监理实地检查复核,凡是邹师傅测量过的地方没出现任何差错。后来在公司承担施工的东水峡项目,业主方点名要求邹师傅担任测量员。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的态度,多次获得了业主单位的一致称赞,也给公司赢得了业绩。

技术是施工的龙头,测量就是龙头上的眼睛。测量是整个工程进度的眼睛,是整个工程前进的方向与动态掌握,与其说邹师傅肩上扛着的是测量仪器,倒不如说是沉甸甸的责任。从山河大川上的水电站到九州大地的公路桥梁,从隧道桥洞到高楼大厦,留下了邹师傅无数的汗水与标尺。分毫不差,精准控制,确保工程万无一失,这不仅仅是他的责任,亦是他引以为傲的资本。

当我问起,干了一辈子测量,不会觉得厌烦吗?他笑了笑:“怎么会,测量已经融入我的生活,只要喜欢测量,看一看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任何一个测量人都会高兴。我热爱测量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感到幸福快乐。” 

脚踏实地 寄语青年

“邹师傅,我这测量数据解算失败,怎么回事?”

“邹师傅,我这仪器老是提示通讯错误,怎么回事?”

“邹师傅,手工统计收发距太麻烦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

这些都是公司测量人员在向邹师傅咨询测量技术方面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日常测量工作,邹师傅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40载栉风沐雨的测量生涯,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和实践知识,而他从不吝于将平生所学传授给新的学员。邹师傅心里明白,身为公司转型发展阶段的一员,只做好本职工作不行,尤其眼下公司测量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得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下去,让测量队伍涌现出更多的“尖兵”,这是大家对他的信任和重托。为此,邹师傅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热心地把自己掌握的操作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测量人员。在实测过程中,他对年轻测量员严格要求,从仪器操作、计算、测量记录到测量复核,每一步都精细入微,培养测量队员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习惯。培训前,他总是精心准备,把复杂的教程简易化,使学员们很快上手掌握要领,有的学员接受慢或者不得要领时,他总会耐心地手把手教,边教边讲解要点。许多刚入行的年轻人认为搞测量整天仪器在身,又笨又重,东奔西跑,没什么前途,不愿意干这种基础工作,邹师傅经常与他们谈心,以自己的实践经验,现身说法,让青年员工认识到:只要有恒心,方法得当,肯干肯吃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身为一名党员,他主动加强党的业务知识学习,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党建引领生产,运用党建知识来管理团队,更好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当谈到青年人的培养,邹师傅诚恳的说到:希望年轻人多看书,多学习,虚心请教。工作后更要理论联系实际,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多与优秀的同事交流;不断归纳、总结,充实自己。

虽然年纪大了,但邹师傅从来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经常拎着笔记本电脑自学CAD,自己反复摸索、总结,也不时请教青年人。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测量人员,不曾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这种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都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人学习。

只要在项目工作一天,他就会尽力去带好青年测量人员,让他们在工作中有所收获,让项目测量工作做到精确无误。他常说:趁着自己还能干得动,多为公司培养一些测量人员。有压力,才有动力。年轻人不要为自己的懒散找借口,与其整日抱怨,不如戒骄戒躁,静下心来,想想如何丰富自己。


多年来,邹兴银用责任坚守着测量这份职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价值,用担当承载着对公司发展的希冀,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

他用肩膀扛起责任与希望;

他用行动演绎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他用赤诚诠释对山川土地的眷恋。

汉江畔,秋风依旧,滚滚澎湃向东流;

兴元区,壮心不已,长者胸怀树风范!

当昔日黢黑的面庞满布皱纹,当曾经的沧桑变幻日渐朦胧,仍记起,韶华流年,纵横阡陌的邹兴银。



分享到:
关 闭
上一篇:风霜雪雨历艰辛 急难险重见担当 下一篇:光伏领跑者的“逐日战歌”